猶記得大概一年前,在網路世界中曾經吹起了「無塑生活」的呼籲,
出現過了幾篇國外部落客「擷取片段」的文章翻譯作為幾個網路文章
在幾個社群上面流傳、被分享
然後,就沒有然後了
持續時間,大概一個月不到
接著,你再google「無塑」、「減塑」
所獲得的都會是一些新聞、銷售網站、個人小習慣的個人心得文而已
嘗試著想要往無塑生活的資訊,反而各種蒐集資料困難重重
(只有國外的資料、而那資料又跟一點都不"Local")
除此之外,還有許多議題可以深入研究,
好比省電燈泡的製程造成的汙染其實比傳統燈泡來的嚴重
但是一來一往下來,誰才真的是環保產品?
PET瓶回收製造的運動服,真的是環保產品嗎?
---
所以,我決定開始朝向「減塑生活」作一個為期一年的專案:
目標:
提出一個月個人收入3萬,居住坪數14坪含廚房、客廳的空間
不影響生活便利性的情況下,
最大限度強化食具、食品安全以及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、消耗品,
在台北可以長期維持的生活方案。
---
嘿,接下來的日子才是要特別再去尋找正確的物品了,要加油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