納粹殺共產黨時,我沒有出聲,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;
納粹殺猶太人時,我沒有出聲,因為我不是猶太人;
納粹追殺工會成員時,我沒有說話,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;
納粹殺天主教徒時,我沒有出聲,因為我是新教徒;
最後當納粹開始對付我時,已經沒有人能站起來為我說話了。
--德國牧師馬丁.尼穆勒
---
心情平復一點了 我想 我該寫下一些東西
---
還記得 國中當民俗訪問團去德州的時候
那時操著一口破英文 但是當地的同齡學生到是很熱情
但是第一句話 他們問我們的時候 就讓我呆在當場
Are you Chinese or Taiwanese?
當初 在我心目中 因為課本裡所教的
Chinese 是 華人,
所以 應該是 Chinese 包含 Taiwanese 的意思吧
用了一口破爛的國中英文 想著跟新朋友解釋
日後我才知道 在國際中 大家覺得
Chinese 是中國人 Taiwanese 是台灣人
自此之後 我都說我自己是 Taiwanese.
---
我們都說 台灣是個民主、法治的國家。
在昨夜以前,我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,
可是,昨夜之後,
我覺得這一切都可能只是我的幻想。
---
請容許我 以一個極其悲觀的角度出發,
假設:服貿是一個不好的東西,過了會嚴重影響國家
而現在民眾發現了,但是當下的執政黨執意要過
那我們現在有甚麼在不違法的前提下可以擋下服貿的方法呢?
答案是沒有辦法
因為執政黨立委已占了多席次
總統彈劾案已彈劾過一年 無法彈劾總統
立委罷免案 基於高門檻(時間短、不可宣傳)無法成功
(還記得吳育昇罷免案嗎?)
而公投案 更是從提案到投票都是不可能成功的鳥籠公投
所以,你只能 默默的看著錯誤的東西 執行、完成
如果以一個低俗的角度來看,你就是只能看著自己被強姦
如果你說:阿服貿說不定是好的啊、阿民代還不是你自己選出來的?
我只能說 所以你能接受一個不能發揮監督功能的不完整民主機制嗎?
就算不是服貿,哪天你發現什麼東西有問題的時候
所有的立委反正不會被罷免,他們一樣可以依然故我
持續強姦你四年你也沒關係?
我們 並沒有一個真正的手段可以制衡這些民意代表
所以
我們 也沒有一個真正的手段可以制衡政府官員
除了程序正義之外
我們需要有真正監督政府的方式
---
再來說到法治
來講一個在當海巡的時候唯一真的有記得的法律原則:
「比例原則」
簡單來說,就是你需要因應對方對你造成的影響
適當的作出不至於太誇張的應對方式
想像一下
你房間有蚊子 你自己爬起來打 符合比例原則
你房間有蚊子 你把你全家大小加隔壁鄰居全部叫進來你房間打 不符合比例原則
有人拿刀威脅你 你拿刀、棍防衛 或是逃跑 符合比例原則
有人拿刀威脅你 你拿手槍、機關槍、大砲 反擊 不符合比例原則 防衛過當
---
然而,就在昨晚
群眾「攻占」行政院
沒有拿武器、沒有多數的人是呈現抵抗、攻擊的行為
他們就是在那邊坐著
對,他們違法 需要驅離
所以應該要以正常程序處理
你覺得,正常的程序會是「盾擊、棍打、辣椒水、鎮暴水柱、腳踩、言語辱罵」嗎?
對,他們可能反抗,
那讓我拿棍子盾牌,你空手反抗試試看吧?
這符合比例原則嗎?
如果你相信江宜樺說的「拍拍肩膀、抬人」的說法
請你回答我,到底要怎樣拍拍肩膀會拍到一個人頭破血流
影片連結
警察們沒辦法不流血的驅離群眾嗎? 有的 可是他們不用
而且他們甚至先將媒體排除在場外
---
如果一個行政院長可以如此的公然說謊
如果一個政府還同意這樣的行為
而你還漠視這一切的一切
覺得這是活該、這是還好
我只能說
或許,你並不適合一個法治的國家
因為你並不想捍衛你的民主 而且你並不尊重法律
如果你覺得這一切有點超乎你的想像
跟你所認知的不一樣
請你加入我們
台灣的民主跟法治
需要你的一份力
---
打完這篇眼淚又不爭氣的流下來
昨晚看著直播 聽著周遭的喧囂
聽著救護車的警笛 一直 一直 一直的往外衝
而我們還在自以為安全的地方
還有人一覺醒來之後 覺得這些人在無理取鬧
你知道嗎? 那些人是在為了你的權益奮鬥啊
以下推斷十分的意識形態:
如果 服貿沒有問題
為什麼會有這麼一連串 不合情理的行為
為什麼會有這麼一連串 把群眾當做敵人的做法
---
我不知道 在你心中你想當的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
可是 經過這兩天 我才知道
雖然我知道我未來想要出國讀書,
可是我有多希望,經過幾年
我可以跟外國人驕傲的說:
我來自台灣 一個民主而法治的國家。
---
我很後悔,從以前到現在我都覺得政治是個骯髒的東西
不投票、不理就好了。
「拒絕參與政治的懲罰之一,就是被糟糕的人統治。」 --柏拉圖
天祐台灣
---
P.S: 有任何錯誤 歡迎指正及討論。 相信我是個不是很跳針的人。
補充以上沒有的觀察:
回覆刪除即便以一個極其樂觀的角度,假設服貿是一個好東西。
服貿依舊不應該 修也不修 就過關。
(論1)
服貿顯然犧牲了某些弱小的產業,用來鞏固GDP貢獻產值比較高的產業。
但試問:
a. 政府有給那些被犧牲的產業輔導的配套措施嗎?
b. 有公聽會,但公聽會有回應這些產業應有的訴求嗎?
如果以上兩點都做得不完善,那這些沒有選擇權的人日子只會越來越難過,
而貧富差距只會被不斷的拉大,只追求表面數字的提升,
但對於人民而言無感經濟進步,問題就是出在這裡。
舉個例子,ECFA的確讓台灣經濟變好了,請問多少人民有感覺?
因為大部分的人民,並沒有因此而過的更好啊。
這一點倒是可以看看美國的狀況,
概念非常類似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J70hiltOdw
==
(論2)
事實上我理解為什麼服貿一定要過關的理由,
但是我不理解的是政府為什麼可以這樣搞的理由。
服貿基本上是要解決台灣被邊緣化*的問題,
但台灣市場在經濟上已經過度依賴中國
經濟和政治的共演,可能方向之一會如以下舉例
http://www.ptt.cc/bbs/Gossiping/M.1395367519.A.049.html
但過度依賴中國,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可能來自台灣沒有國際地位,
以此來看,台灣無法不簽服貿。
但我們回頭想想,當一個政府領導人承諾人民要逐條審查,
無論這件事情是否合理,政府若不完成對人民的承諾,
未來要怎麼取信於人民?
不過台灣的人民是也已經長期不信任政府了,
只是這次真的是寒到心底透心涼。
*邊緣化: 邊緣化是慢性毒,台灣是海島國家,市場不足以自給,商品必須要外銷,但如果沒有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協定,產品在進到國外會有關稅和配額、而母國卻沒有能力補貼,會降低商品競爭力。
重點是,現在坐在那裏的學生,大多是有逃離環境本事的人。
回覆刪除他們大可看著這些可能發生的事情,然後自私的漠視,
但他們現在為了多數人的權益坐在那裏,
「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鬧下了亂子,卻要未成年的學生拋棄課業、荒廢光陰,來干涉糾正,這是全天下最不經濟的事情。」--胡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