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4年12月17日

[Bug] xampp 1.8.3 JavaScript嚴重錯誤 無法正確載入結構頁面問題

phpadmin操作介面改成英文就會解決摟...
---
圖文待補 感到無奈

2014年11月2日

[食安] 不鏽鋼餐具編號懶人包 2014/11/12

你以為,不鏽鋼就是不鏽鋼,所有不鏽鋼餐具都是同一種不鏽鋼嗎?
如果你真的那麼認為的話就太天真了...

不過既然是懶人包,就把最高指導原則寫在最前面:

目前最安全的不鏽鋼選擇:316(18-10)、304(18-8)、403(18-0)
其中316比較抗蝕所以更貴一些

而201 202等是否可當餐具,還在慢慢戰,
不過未標示的不鏽鋼有可能連201 202都不是...

怎麼分辨? 
1.標識 2.打印 3.色澤重量 4.測錳

分辨方法有效嗎?
基本上沒有,你還是要尋找你信任的店家
(測錳是因為現在沒有一個家用的泛用解...)
磁性分辨不可靠,請勿相信 (因為加工過程都可能會有弱磁性)

那些牌子有標示使用正確的不鏽鋼?
目前我還沒做廣泛的survey,不過大家最常在一般平價賣場店家看到的
斑馬牌、牛頭牌目前都是你的好朋友 (比較高級的專櫃品牌等也常會有標示)
(但是標示符不符又是另一個問題)
部份小器具筆者還在蒐集(像是濾網目前只看到無印良品的有標示是使用18-8...)
可能會另外開文處理

---
不鏽鋼大觀念

鎳比較貴、重、抗腐蝕,所以含鎳越多越貴越重但是也比較適合當餐具

常見的不鏽鋼編號有 2種編號系統
1.鉻鎳比例為標製的系統
  如鉻18%、鎳8%就是 18-8

2.SAE steel grade
 --由美國自動機工程會總會(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)定義
 以 3碼數字 為基礎,第1碼為大分類、後2碼為小分類
 最後以英文做延伸變化 如 304N 就是 304又多加了含氮量的版本

所以就有了 316(18-8)、304(18-10)、403(18-0)這幾種意思


錳的爭議來源:
1.錳比較便宜 => 用20x系列成本較低
2.20x做餐具錳超過國家標準,但是沒有罰則
   (跟登山嚮導一樣,你有是你好棒棒,沒有也沒人管你喔 ^.<)
3.有人表示20x做餐具釋出的錳的量是人體可接受範圍

其中一定有所謂的商戰,
你不知道是20x為了合理化自己 還是 30x為了鞏固市場的作為
(因為國家標準定的合不合理又是另一回事...)

所以誠如開頭所言,目前由已知所得到的結論只有:
「3xx系列的安全是沒有爭議的

---

另外值得一提的事情是, 如果這樣的環境沒改變
以後要取得3系列的餐具的難度可能會越來越高(或越來越貴)


---參考資料---
維基百科-不鏽鋼條目
在家也能做不鏽鋼檢測
不鏽鋼餐具 錳含量≠錳溶出
不鏽鋼餐具錳含量超標掀恐慌潮 標檢局:錳超標 不違法

2014年9月27日

[減塑生活] 前言

猶記得大概一年前,在網路世界中曾經吹起了「無塑生活」的呼籲,
出現過了幾篇國外部落客「擷取片段」的文章翻譯作為幾個網路文章
在幾個社群上面流傳、被分享

然後,就沒有然後了

持續時間,大概一個月不到

接著,你再google「無塑」、「減塑」
所獲得的都會是一些新聞、銷售網站、個人小習慣的個人心得文而已

嘗試著想要往無塑生活的資訊,反而各種蒐集資料困難重重
(只有國外的資料、而那資料又跟一點都不"Local")

除此之外,還有許多議題可以深入研究,
好比省電燈泡的製程造成的汙染其實比傳統燈泡來的嚴重

但是一來一往下來,誰才真的是環保產品?
PET瓶回收製造的運動服,真的是環保產品嗎?

---

所以,我決定開始朝向「減塑生活」作一個為期一年的專案:

目標:
 提出一個月個人收入3萬,居住坪數14坪含廚房、客廳的空間
 不影響生活便利性的情況下,
 最大限度強化食具、食品安全以及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、消耗品,
 在台北可以長期維持的生活方案。

---

嘿,接下來的日子才是要特別再去尋找正確的物品了,要加油啊。

2014年3月24日

再不站出來,你不怕站不出來嗎?


納粹殺共產黨時,我沒有出聲,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;
納粹殺猶太人時,我沒有出聲,因為我不是猶太人;
納粹追殺工會成員時,我沒有說話,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;
納粹殺天主教徒時,我沒有出聲,因為我是新教徒;
最後當納粹開始對付我時,已經沒有人能站起來為我說話了。 
--德國牧師馬丁.尼穆勒

---

心情平復一點了 我想 我該寫下一些東西

---

還記得 國中當民俗訪問團去德州的時候

那時操著一口破英文 但是當地的同齡學生到是很熱情
但是第一句話 他們問我們的時候 就讓我呆在當場

Are you Chinese or Taiwanese?

當初 在我心目中 因為課本裡所教的
Chinese 是 華人,
所以 應該是 Chinese 包含 Taiwanese 的意思吧
用了一口破爛的國中英文 想著跟新朋友解釋

日後我才知道 在國際中 大家覺得
Chinese 是中國人 Taiwanese 是台灣人

自此之後 我都說我自己是 Taiwanese.

---

我們都說 台灣是個民主、法治的國家。

在昨夜以前,我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,
可是,昨夜之後,
我覺得這一切都可能只是我的幻想。

---

請容許我 以一個極其悲觀的角度出發,

假設:服貿是一個不好的東西,過了會嚴重影響國家
   而現在民眾發現了,但是當下的執政黨執意要過

那我們現在有甚麼在不違法的前提下可以擋下服貿的方法呢?

答案是沒有辦法

因為執政黨立委已占了多席次
總統彈劾案已彈劾過一年 無法彈劾總統
立委罷免案 基於高門檻(時間短、不可宣傳)無法成功
(還記得吳育昇罷免案嗎?)
而公投案 更是從提案到投票都是不可能成功的鳥籠公投

所以,你只能 默默的看著錯誤的東西 執行、完成
如果以一個低俗的角度來看,你就是只能看著自己被強姦

如果你說:阿服貿說不定是好的啊、阿民代還不是你自己選出來的?
我只能說 所以你能接受一個不能發揮監督功能的不完整民主機制嗎?

就算不是服貿,哪天你發現什麼東西有問題的時候
所有的立委反正不會被罷免,他們一樣可以依然故我
持續強姦你四年你也沒關係?

我們 並沒有一個真正的手段可以制衡這些民意代表
所以
我們 也沒有一個真正的手段可以制衡政府官員

除了程序正義之外
我們需要有真正監督政府的方式

---

再來說到法治

來講一個在當海巡的時候唯一真的有記得的法律原則:

「比例原則」

簡單來說,就是你需要因應對方對你造成的影響
適當的作出不至於太誇張的應對方式

想像一下
你房間有蚊子 你自己爬起來打 符合比例原則
你房間有蚊子 你把你全家大小加隔壁鄰居全部叫進來你房間打 不符合比例原則

有人拿刀威脅你 你拿刀、棍防衛 或是逃跑 符合比例原則
有人拿刀威脅你 你拿手槍、機關槍、大砲 反擊 不符合比例原則 防衛過當


---


然而,就在昨晚

群眾「攻占」行政院
沒有拿武器、沒有多數的人是呈現抵抗、攻擊的行為

他們就是在那邊坐著

對,他們違法 需要驅離

所以應該要以正常程序處理
你覺得,正常的程序會是「盾擊、棍打、辣椒水、鎮暴水柱、腳踩、言語辱罵」嗎?

對,他們可能反抗,
那讓我拿棍子盾牌,你空手反抗試試看吧?

這符合比例原則嗎?

如果你相信江宜樺說的「拍拍肩膀、抬人」的說法
請你回答我,到底要怎樣拍拍肩膀會拍到一個人頭破血流

影片連結

警察們沒辦法不流血的驅離群眾嗎? 有的 可是他們不用
而且他們甚至先將媒體排除在場外

---

如果一個行政院長可以如此的公然說謊
如果一個政府還同意這樣的行為

而你還漠視這一切的一切
覺得這是活該、這是還好

我只能說
或許,你並不適合一個法治的國家
因為你並不想捍衛你的民主 而且你並不尊重法律

如果你覺得這一切有點超乎你的想像
跟你所認知的不一樣
請你加入我們

台灣的民主跟法治
需要你的一份力

---

打完這篇眼淚又不爭氣的流下來
昨晚看著直播 聽著周遭的喧囂
聽著救護車的警笛 一直 一直 一直的往外衝

而我們還在自以為安全的地方
還有人一覺醒來之後 覺得這些人在無理取鬧

你知道嗎? 那些人是在為了你的權益奮鬥啊

以下推斷十分的意識形態:

  如果 服貿沒有問題
  為什麼會有這麼一連串 不合情理的行為
  為什麼會有這麼一連串 把群眾當做敵人的做法

---

我不知道 在你心中你想當的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

可是 經過這兩天 我才知道

雖然我知道我未來想要出國讀書,

可是我有多希望,經過幾年
我可以跟外國人驕傲的說:

我來自台灣 一個民主而法治的國家。

---

我很後悔,從以前到現在我都覺得政治是個骯髒的東西
不投票、不理就好了。


「拒絕參與政治的懲罰之一,就是被糟糕的人統治。」 --柏拉圖


天祐台灣

---

P.S: 有任何錯誤 歡迎指正及討論。 相信我是個不是很跳針的人。

2014年1月18日

[爆閃] 話說‧哥的女友多威猛


先放個閃照,如果覺得這程度的閃就受不了的
建議不要看下去以免你心臟病發優窩呵呵呵
***ˋ(  ̄▽ ̄)ˊ***


[R.I.P] 無法認清的距離


帶完建中國術社課,從台大長洪武術社打完招呼,
準備趕去寫Final Project的時候看到了總教練離世的新聞

整個晚上寫程式的時候,都覺得這不是真的
只是個惡意中傷、是個網路謠言

2013年11月11日

[SEVEN 小鴨遊] 下集 大溪老街x小烏來x桃園高鐵


【前情提要】

一行人在Motel害羞地打完桌遊然後就地昏迷(明明昏迷的就是你自己)後...

---

時間來到了隔天早上,我們的行程...